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16-07-21
来源:

一、序言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近3200万公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中国以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4%获得了世界稻谷产量的34.5%,为世界之最,中国的水稻生产在国际、国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上不乏已实现了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国家,我国则历经四十余年周折,高潮期不过2.23%,九十年代有了各种机遇,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将会有较大的起色。


我国有水稻生产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面积超过2万公顷的有27个,超过20万公顷的有19个,在南方就集中有15个超过20万公顷,依次是湘、赣、粤、鄂、桂、苏、皖、川、浙、闽、云、渝、贵、琼、沪,共2700万公顷,总产量1.7亿吨,其面积和总产量双双超过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也是我国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重点区域。


二、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的现状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机械化,又没有农业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可以替代繁重体力劳动、实施增产措施、抗灾夺丰收,而且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主要环节耕整地、育秧与种植、收获等机械化已有了很大的进展。1998年全国完成机耕面积600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7%,占耕地面积的63%;秸杆粉碎还田面积1040.3万公顷,增长42%;水稻工厂化育秧播种面积42.2万公顷,增长17%;机插面积941.67万公顷,增长5.85%;机播面积295.05万公顷,增长3.54%;机收面积315.06万公顷,增长36.84%。 目前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水平较低,南方比北方低,机械化栽植是最薄弱的环节和最大的难点,有的地区甚至还是空白。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水稻栽植机械化提出早,行动迟,步子小,进展不大,尽管在五、六十年代即已提出,历经四十余年周折,至今仍处于三大粮食作物之尾。原因多种多样,农机与农艺的配合不好:我国地域宽、农情复杂;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水稻生产环节多、作业工时长、劳动强度大:现有机具价格贵等等。


我国水稻生产地域分布广,各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及种植制度相差很大,但从总体上可分成三个类型稻作区:第一类为北方稻区;第二类为南方稻麦区;第三类为南方双季稻区。第一类稻区和第二类稻区共性较多,水稻生产机械化条件几乎相同,相对而言,这两类稻区的机械化的基本条件和可能性要优于第三类稻区。第三类双季稻区条件恶劣,情况最为复杂,特点是:田块小、泥脚深而烂、雨水多,田里常年积水。机械化栽植最主要的问题是:双季晚稻秧龄长、秧苗过高过粗,移栽时已分蘖,尽管农艺上有一套矮壮控高措施,但用于晚稻机械化移栽育秧时技术不易掌握,效果不佳、不稳定;杂交稻单株苗机械化栽插技术更是久未攻克,可以说目前现有移栽机具无法适应。而我国水稻种植前五名均为双季稻区,给我国整个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提出了难题。


因此这些地区应该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地区,又是最为困难的地区。已有政府部门引导农民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水稻种植由双季向单季转变,以适应市场对稻米数量与品质的要求,同时为栽植机械化提供了契机。 福建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一直在积极寻求提高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不断引进各种机型试验推广,可以说国内其它地区的机械化路子在福建都有探求。然而福建省丘陵多,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客观上增添了栽植机械化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福建的水稻栽植机械化的进程,在水稻生产的育秧、栽植等关键环节未取得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5%),与福建的经济水平不相称。 跨世纪的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来自于农业现代化对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渴求,特别是对长期以来未见分晓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寄予厚望;挑战在于农机与农艺能否一体化,机械化技术水平能否再上一个台阶,更在于稻米的价格跌入低谷,水稻种植效益持续下滑。


三、水稻栽植机械化分析

①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 水稻直播不需要秧田,还可省去育秧和移栽的工序,是一种低成本的水稻种植技术。直播技术在消除品种以及田难平、苗难全、草难除问题后,被公认为是节本增效的水稻生产技术,现在的问题是要搞好规范,减少直播技术的风险。近几年稻米价格持续低迷,客观上促进了比较效益与直接效益均比较好的直播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从1991年到1995年,机械直播面积从11.35万公顷发展到29.5l万公顷,扩大了161%,势头迅猛。


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应用此项技术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说明在保持产量的前提下,节约农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受到了欢迎,这正与国际上栽植机械化发展趋势相吻合。以沪嘉J--2B9--10型为代表的水直播机是水直播的主导机型,广西的人力点播机、宁夏的穴播机正在成为各地机械水直播的机型。旱直播机均以小麦条播机经适当改装而成。 江苏机械化直播技术在悄然快速发展,2000年水旱机械化直播面积已达到8万公顷,增幅20%多,占全省机械化种植面积的60%,已相继研制出能适应水稻芽种的振动气流式直播机,能实现精量播种的点播机。 ②水稻工厂化育秧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内容之一,是水稻移栽前期的重要环节,是移栽机械化的基础。1998年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发展至58805套,播种面积达42.2万公顷。浙江省的绍兴--温岭--线遍布育秧工厂,兴起一个新的产业,已为农民服务近十年,是其市场化的范例:北方的简化工厂化棚盘育秧也是如此。南方双季稻区以工厂化育秧作为水稻栽植机械化突破口,克服了早春烂秧,满足了生产需要,发展也较快。机械化移栽对播种的精度要求比人工移栽高,现已有精播的育秧设备问世,将成为育秧工厂的更新换代的装备。 ③水稻移栽机械化 我国的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从1991年至1998年由1.98%提高到3.96%,提高了近1倍。插秧机的拥有量从20512台发展到38859台,增加了89.4%;机插秧面积从53.43万公顷发展到94.17万公顷,面积扩大了76.2%;以2ZT一935为代表的机动水稻插秧机仍在机械化插秧作业中唱主角,年产量已由过去的3000余台发展到近8000台。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迅速,1995--1998年三年间机插秧面积从1995年的15.6万公顷发展到51.4万公顷,提高了229.5%。


我国的一些稻区继续关注国外插秧机新技术的发展,江苏、北京、河北以及黑龙江农场系统引进了国外高性能插秧机示范演示,农民既为插秧质量及工效叫好,又为价高而咋舌,但实实在在唤起了对机插秧的强烈愿望。似乎引进技术、合作开发的路子,是保证质量,以低投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适应农民需要的一条捷,有的省正在实践探索之中。水稻栽植机械化所需的机械在有效的科技投入下,近几年已初步克服了品种单广的缺陷。人力插秧机、步行机动机也早已进入市场。近年开发的双排插秧器的插秧机、钵苗插秧机进入了生产准备阶段;有序浅栽的摆秧机、播秧机、精密抛秧机结构逐渐完善,技术日渐成熟;锥盘式抛秧机已有多点生产。 逾越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关隘,关键是农机与农艺的结合,这是世界各国经验所在,否则是空中楼阁。其次是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机插秧技术推广几十年,技术上存在船板壅泥难题久攻不下,经济因素力求简化的盘育秧方式难以保证规格化秧苗,造成机插秧质量不稳定,以至于极大地影响了其推广。 技术与价位仍然是我国当今一个难以逾越的难题。尚处于起跑线上的我国的栽植机械化既要技术的起点高,又要价格适中。技术包括制造与设计两个方面,引进消化的机具性能好、技术含量高,难点在于制造,而制造的决心在于市场与批量。


四、前景展望

发展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不断关心和支持,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证、科研上突破、生产水平上提高、管理上加强,从而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展。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伺件下,按照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育秧和供秧,是对小农经济式的传统育秧方式的改造与提升,符合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育秧工厂既是生产的需要,又依赖于市场成为一种产业。不论移栽机械化配套与否,工厂化育秧应该先行,前景广阔。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多平原,土地连片,面积较大,在这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优先发展水稻机械化,建立社会服务化体系。以机械化移栽为主,建立工厂化育秧体系,统一供种、育秧供秧,在提高规模种植的同时,技术上亦能得到保证。水稻机械化插秧、抛秧、直播都是较为成熟的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而且在生产上证明了它们是中国式的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几种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也将同时并存。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节约农本、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来考虑,水稻直播是较理想的栽培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农艺配套技术的提高,效率居高的撒播机械化技术也将与现有的条播、点播技术并举。更新观念、树立效益意识,随着水稻生育期的保证、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种植效益的下滑,蓬勃发展的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时期正在出现,将有长足发展。福建的丘陵山区的坡梯田块面积较小,不连片,以小型机具为主;根据气候、温照积温条件,选择机直播为宜,以期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约农本。


从全国而言,机械化插秧依然唱主角,并向插秧、施肥一体化发展。但随着新型的浅植型移栽机具摆秧机、播秧机、精抛机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渐趋成熟,将抢得一定市场份额。福建省地处沿海,强风暴雨较频繁,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关系,要考虑种植风险。以上各种栽植机械化模式中以机插秧的风险最小。要针对目前水稻育秧与栽插配套机械化技术滞后的现状,大胆引进与开发研制相结合,加速农机科研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度、贡献份额,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只要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的心理,扎扎实实地解决现存之问题,一定能走稳走好21世纪我国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路子。